近日,中山投控集團旗下中山創投投資企業——湖南麥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濟生物”)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標志著這家創新藥企邁入國際化資本市場新階段。據悉,該項目為中山創投聯合火炬高新區、翠亨新區共同組建的中山市生物醫藥天使基金成立后的首個投資項目。這一突破不僅將為麥濟生物加速研發、拓展市場、引進高端人才注入強大動能,更成為中山以基金撬動產業升級的標桿案例,將進一步助力麥濟生物落戶中山項目加快發展。
創新引擎驅動,核心管線領跑全球
麥濟生物深耕自身免疫及炎癥性疾病領域,其自主研發的TEADA抗體發現平臺擁有獨特高效篩選能力,可大幅縮短研發周期。配合完整成熟的研發團隊(成員多來自國內知名藥企,擁有超過8年合作經驗及豐富的新藥開發經驗)與鏈條式技術支撐體系(包括分子構建、蛋白表達純化、雜交瘤篩選、藥理藥效分析、人源化、大分子藥物分析、細胞株開發等平臺)。
麥濟生物已初步構建起豐富的研發管線,其中,首個自主研發的靶向IL-4Rα長效抗體藥物MG-K10備受矚目。該藥物已被證實具有治療多種Th2炎癥性疾病的巨大潛力,覆蓋特應性皮炎(AD)、哮喘、鼻竇炎、結節性癢疹、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COPD等。其在中重度特應性皮炎和哮喘的Ⅱ期臨床中已證實具備“同類最優”(Best-in-Class)潛質:在II期中重度特應性皮炎臨床試驗中,MG-K10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同時在II期中重度哮喘臨床試驗中,MG-K10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臨床癥狀。尤為突出的是,與現有需每兩周給藥一次的抗IL-4Rα藥物相比,MG-K10僅需四周一次的給藥頻率仍展現出優異的療效和安全性。目前,MG-K10在特應性皮炎、哮喘及結節性癢疹的Ⅲ期臨床研究正加速推進。
此次赴港IPO,是麥濟生物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麥濟生物計劃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力量,全力加速MG-K10等核心管線的臨床推進與產業化建設,謀劃創新藥商業化布局,并持續引進全球高端人才。企業若成功上市將顯著提升其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其與國際藥企深化合作、拓展海外市場創造更有利條件。
資本賦能加速,中山產業匯聚新動能
而對中山生物醫藥產業而言,麥濟生物從中山市生物醫藥天使基金投資到沖刺IPO的推進,具有更深遠的意義。作為承載這一關鍵投資的載體,中山市生物醫藥天使基金本身即是中山國資國企戰略布局的重要成果。該基金于2024年12月11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正式設立,總規模達10億元人民幣,是中山國資國資首只生物醫藥天使基金,也是中山國資國企規模最大的一只生物醫藥基金。
基金由中山創投、市創投母基金、翠亨集團、西灣投控、健康基地集團共同組建,旨在精準服務產業需求。其投資方向瞄準重大創新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緊密聚焦中山市生物醫藥產業“4+4”重點發展領域(即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四大優勢領域,以及細胞與基因、合成生物、腦科學、核藥四大未來領域),通過多種方式補足產業短板,加速創新成果在本地轉化孵化。
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初創企業往往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天使基金的設立可以為企業提供早期資金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長,形成規模效應與協同效應。中山市生物醫藥天使基金的設立,正是中山以基金撬動產業升級模式的生動實踐。這一模式通過國有資本的前瞻性投入和精準賦能,有效吸引了優質項目落地生根并快速成長。一個以戰略性基金為紐帶、以高水平產業平臺為支撐、以標桿性龍頭項目為引領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圈,正在珠江口西岸加速崛起。
- 轉載自 南方+ -
供稿 丨 中山創投 薛楚伊
編輯 丨 卓巧燕 鄧雅林
一審 丨 張 程
二審 丨 曾令元
三審 丨 程高山